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传媒

一碗羊肉泡,能解千年愁

阅读数: 2578

      唯有美食不可辜负,听杰商网说美食,讲故事!

 

       中国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筵席文化,赋予了吃饭这个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更丰富的含义。要细说起这些,恐怕没有一包花生、半斤酒、三个后晌是说不完的,这里也就不在饶舌了。

 

       即使在先秦时期,有时一顿饭也不只是饱腹那么简单。

 

 

      《左传》中有这么一段记载,春秋时期,郑国攻打宋国,宋国以大夫华元为帅迎敌。大战之前,主帅华元为了鼓舞士气,以羊羹犒赏三军,却由于疏忽,自己的驭手,羊斟没能分到羊羹。

 

       羊斟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开战以后,羊斟说道:“昨天吃羊肉是你说了算,今天驾车朝哪儿冲锋却是我说了算。”于是驾车载着主帅华元横冲直撞,结果导致宋国惨败,华元被俘。一碗羊羹直接导致了一场战争的失败。

 

       羊斟用现在的眼光来看,的确有些小人行径,但在羊斟来看,并不是一碗羊羹的事,而是关乎尊严。正因为他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才做出这样有违常理的事来。可见,一饭之恩必酬,睚眦之怨必报也是经常发生的。

 

 

       这羊羹究竟起源于何时,已经很难考证了,但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很流行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在不同的领域推广发展,到北宋时应该就改良成羊肉泡馍了。否则,全国范围内都有的羊羹就不值得坡公专门记载“秦烹羊肉羹。”

 

       秦人所说的羊肉泡馍其实同时既有牛肉泡馍,又有羊肉泡馍,为何一般只说羊肉泡馍呢?

 

       这是由于从先秦至近代,中国都是农耕文明的国度,牛基本作为生产资料,而非肉食家畜。直至清朝,私宰耕牛都是违法的,在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就有实例。而羊则不属于生产资料,只能作为肉食家畜,食材容易获得,就可以进入寻常百姓家了,所以人们便习惯称作羊肉泡馍。

 

 

       在西安坊间也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赵匡胤年少时,流落长安,身无分文,饥肠辘辘,在一家饼铺前,向掌柜讨饼吃。那饼又干又硬,怎么都咬不动,实在没法吃。这时,他闻到一股肉香味。抬头看去,前面不远处正好有家羊肉铺在煮肉。他便上前,想求得一碗肉汤来泡饼吃。店主是位好心人,见他可怜,就让他先把饼掰成几块,然后给碗里浇上了一勺滚烫的羊肉汤。赵匡胤接过碗,狼吞虎咽,吃了一个酣畅淋漓。

 

       后来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做了大宋的开国皇帝。山珍海味都吃腻了,都觉得索然无味。他巡察到了长安,路过当年那个羊肉铺,又闻到了煮肉的香味,顿觉食欲大开,停下车来,命店主再做一碗羊肉泡馍。

 

 

        店主见街上的饼铺早已关门,情急之中,便让妻子马上烙了几张面饼。当时发好的面只剩一点,就掺着死面烙成。把饼掰的碎碎的,佐上粉丝、豆腐和葱花、蒜苗,放上几片卤好的牛肉,再浇上羊肉汤煮了煮,淋上几滴明油,呈给皇上。

 

       赵匡胤吃罢,大加赞赏,当即赏赐店主,羊肉泡馍由此在长安传扬开来。其实,这个故事也无非是朱元璋珍珠翡翠白玉汤的翻版。事无可稽,只不过是人们的饭后谈资或者是商家宣传的噱头罢了。

 

 

      长安作为举世闻名的古都,不管是外国政要还是文化名人,来到西安无非就是感受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其次就是品尝西安的诸多美食,既受熏陶,又大快朵颐。

 

       一些外地朋友来西安,不免要尽地主之谊。接风洗尘既要有些档次,又要有地方特色,羊肉泡馍之老孙家,葫芦鸡之西安饭庄,葫芦头之春发生,便是首选。总不能来了北京朋友吃烤鸭,四川朋友请吃火锅,湖南朋友请吃湘菜吧?

 

 

       大凡羊肉泡馍,都是自己掰馍,厨师烹煮,以馍定汤,这可能也是唯一一道食客与厨师都参与其中的饭菜。掰馍的过程,也是食客与厨师沟通的过程,厨师理解了食客的意图后,精心烹制,食客得到身心的回馈,同时也是对厨师辛苦付出的肯定。

 

       这种不需要语言,一来一往的交流,才是这道美食的真谛。

 

发布传媒丨一手资讯

尽在杰商网

(本文内容摘自“都市快报”微信公众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