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传媒

老照片和老北京的故事,时间悄悄改变着我们

阅读数: 2599

       时间真的是改变一切的魔术师,总是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身边的一切。

 

       它又像个记录仪,记录着我们的改变。

 

       记忆中那条泥泞小路好长好长,总是要跑着。长大后,那条小路变成了水泥路,硬邦邦的。

 

       小时候总是对山那边的世界充满了好奇,长大后却一直想要回到小时候生活的地方。

 

       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不知不觉中改变着周围的一切,改变着我们。

 

       曾经美好的、最有意思的东西一个个淡出我们的视野。

 

       就像李荣浩在《老街》里面唱的那样:忘不掉的是什么我也不知道,放不下熟悉片段,回头望一眼已经很多年的时间。

 

       11月28日15点,作家宁肯将带着他的最新散文集《北京:城与年》做客咪咕数媒,分享在北京胡同长大的宁肯,关于这座城市半个多世纪变迁的沧桑回忆。

 

 

       宁肯,“新散文”代表作家,代表作为西藏题材长篇散文《沉默的彼岸》。现已出版《蒙面之城》《沉默之门》《环形山》《天·藏》《三个三重奏》。另有中短篇小说集《词与物》《维格拉姆》,散文集《说吧,西藏》《思想的烟斗》,非虚构作品《中关村笔记》。

 

       获第二届、第四届老舍文学奖长篇小说奖、首届施耐庵文学奖,第四届《人民文学》长篇小说双年奖,第七届北京文学艺术奖,首届香港“红楼梦奖”推荐奖,《当代》2001年文学拉力赛总冠军,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提名,首届美国纽曼文学奖提名。

 

作品简介

 

《北京:城与年》

 

      《北京:城与年》是在北京胡同长大的作家宁肯,对这座城市半个多世纪变迁的沧桑回忆。

 

       作者生于1950年代末,整个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是在那个特殊年代中度过;青年时代又恰值改革开放,百废俱兴……

 

       这样的时间跨度,使得本书涉及的多种历史文化事件和时间空间节点,打上了鲜明的地域和时代烙印。

 

       加之作者视角的独特——不乏小说家对城市风物的冷静观察、对亲友人物命运的探究思索,记忆的丰富,文笔的生动与思辨兼备,使得作品杂糅了多种魅力。

 

 

        书中穿插着摄影家陈惜惜多幅黑白作品:北京的市井风貌,老人儿童,高楼大厦与断壁残垣,都以黑白光影呈现,静谧中隐约着喧响,怀旧中蕴含着温馨,与宁肯的文字两厢呼应,构成了更加丰富的张力与空间。

 

       “你凝视过什么就会被什么塑造”,宁肯在《北京:城与年》的《北京图书馆》的结尾处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人、城、年,有些事物看起来无关,实际有着更深的关系。但往往你又说不清楚,许多东西就是不能说才存在。

 

       城市意味着记忆、成长、开始、结束,或重新开始。它是时间的容器。

 

       即便是在“城与年”的左边添上一个冒号,并于冒号的左侧加上“北京”二字,人、城、年的范围似乎也并未因“北京”这一特定符号的限制而缩减,反倒变得更加鲜活与莫测起来。

 

       一页页翻过《北京:城与年》的篇章,人、城、年之间的凝视,因不甚明了,而促发我们无尽思考。

 

       活动详情

       活动主题:城中有人•历史年轮

       主讲人:宁肯

       活动时间:11月28日15:00-16:00

       地点:咪咕数媒 (杭州市西湖区文二西路780号西溪银座A座一楼)

       2017年11月28日,让我们期待与宁肯相约于杭州西溪,分享他的写作故事!

 

西安网站建设、App开发、微信运营

找杰商网就对了!

联系电话:029-87399915     029-62397512

 

本文转载自“搜狐”官方网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