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传媒

《杰商书画》潘炜:一次难忘的警卫工作

阅读数: 3426

  今天,我们从潘炜先生正在编排的文集《我看人生这些年》的书稿中,选出一篇怀念文章“一次难忘的警卫工作”,在此刊出。

希望大家能从这篇21年前撰写的、并在《陕西日报》和《文化艺术报》上刊载的文章中,一起分享一下他参加接待一代书法大师舒同先生时的故事。

 

文物出版社《舒同书法集》封面

一次难忘的警卫工作

文/潘炜

从电台和报纸上得知书法大师舒同同志不幸与世长辞的消息,使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取出了珍藏多年的一张与舒同同志集体合影的照片,仔细端详,便引起了我对一段往事深深的回忆。

那是一九七九年初秋。我当时在青海省军区保卫处任干事,负责警卫和保密工作。

八月二十二日,我们接到兰州军区司令部办公室的电话通知,说中国军事科学院副院长舒同同志将由兰州前往西宁,让我们省军区做好接待工作。

省军区参谋长和政治部主任研究让我负责并从独立师一团挑选一名排长带领一个班的战士前往住地搞好警卫工作。

二十四日上午,舒同同志在兰州军区副政委兰文兆同志的陪同下乘坐军区值班飞机抵达西宁。

从飞机弦梯上走下了一位身穿绿色军装、面容清瘦、个头不高的老首长。

这难道就是曾南征北战、赫赫有名的舒同同志?当证实这位精神矍铄的老军人就是舒同同志时,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那次,舒同同志下榻在西宁胜利公园招待所四号楼。位于湟水河畔的这座招待所,也即青海省政府宾馆。中央首长和重要的部队领导到青海时一般都住在这里。

八月份的西宁,秋高气爽,温度宜人,是高原上一年中最美丽的黄金时间,也是人们前往避暑的最佳时节。胜利公园里树木蔽日,繁花似锦,高大挺拔的白杨树怀抱着四号楼这座独立的两层建筑,花池中大理花和菊花张开张张笑脸准备迎接来自远方的贵宾。

舒同同志到来之前,我已经会同招待所负责接待的惠来友同志对楼上楼下进行了安全检查,随后又给战士们安排了哨位和值勤表,开始对四号楼周围进行昼夜地警戒工作。我则担负舒同及其他领导同志外出时的安全警卫工作。

舒同同志在西宁逗留时间较短,加之西宁这个当时只有50万人口的省会城市可以游览的地方并不很多,于是舒同同志二十四日下午先在市内的人民公园参观游览,二十五日清晨即由青海省军区副司令员呼占山和夫人等陪同前往位于西宁市以南25公里的湟中县的全国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塔儿寺进行参观。

湟中县人武部的同志们都知道了舒同同志要来,便同寺院的喇嘛们早早地在门口迎接,这使舒同同志十分感动,连连双手合十表示谢意。

参观中,舒同同志听着介绍,仔细观看,他不仅对金碧辉煌的古代建筑群、保存完好的经卷倍感兴趣,而且对那些技艺高超的喇嘛用酥油根据《文成公主进藏》、《西游记》等故事情节捏制成的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型也赞不绝口。

参观完后,在大金瓦寺殿前由省军区宣传干事叶宝田同志为大家拍下了令人难忘的合影照片。

 

前排左三为舒同同志,左二为兰州军区副政委兰文兆同志,左四为青海省军区副司令员呼占山同志,右一为本文作者潘炜同志

因为许多人都知道舒同同志是“红军书法家”,所以每到一地人们都要急切地请他留下墨宝。

在人民公园参观时,园长就请他题写了“西宁市人民公园”园名。

在四号楼居住时,他除了给前来看望他的领导干部留下作品外,对那些来不及脱掉工作服的招待所的炊事员们也要一一满足他们的请求。一些服务员佯装轮换着用墨锭在砚台里研磨,实际上是想插空请舒同同志写上幅字。舒同同志几天来给大家一共写了二三十幅作品。

临结束时,招待所所长请舒同同志给招待所题个牌匾,舒同同志便非常认真地在五尺对开的宣纸上竖着写了“西宁胜利公园招待所”几个大字。

写完后展开一看,他对个别字不十分满意,撕掉以后又用宣纸重新写了一遍,在场的人员无不为他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所感动。

他写字时,我从始至终陪伴左右。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目睹一位大书法家的“表演”。

他写每幅字前先给他的秘书交待要写的是哪位诗人的哪首诗,是中堂,是横批,还是对联,秘书心领神会后将宣纸裁好或折叠好格子,随后他便连忙从沙发上起身,看着铺好的宣纸,凝重片刻便开始挥毫。

这位当时已七十四岁高龄的老人,写字时精力高度集中,笔笔一丝不苟。他写出的字圆润、俊秀、柔中带钢、耐人品味,已形成自己独立风格的“舒”字体。

现今,由他的弟子根据他的笔意书写的“舒同体”已输入电脑,形成一种字体,广为流传和运用,这在中国近现代人物中也为数不多。

舒同同志在四号楼里,除与前来看望他的青海省委、省政府、省军区的领导谈话外,剩余时间几乎都用在了写字上。

舒同同志在休息时,我与这位慈祥的老人交谈了起来,我说当兵前在西安经常能在《西安晚报》上看到您参加各种政治、社会活动的消息。

他便问我从哪个学校入伍的,我告诉他是西安26中后,他说:“知道,知道,在建国路,离老省委很近嘛!”

我请教他,您是自小练的字,我也喜欢书法,但我已经30岁了,字还能不能练出来,他说:“现在练也不晚,只要持之一恒,一定能写出名堂来的。”

说着,还教了我许多练字的方法,并告诉我,刚开始学习,先临哪些帖。

 

舒同1980年2月书毛泽东《长征》诗

八月二十六日下午,舒同同志结束在西宁的参观,乘88次列车返回兰州。

时隔不久,广播里播送了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舒同同志担任主席的消息。我们见过他的人都为此而兴奋和激动。

十九年过去了,正是由于我目睹了舒同大师的书法技艺,被他的艺术所感染,正是由于他的亲切的谆谆教诲,才使我热爱并走上了书法艺术的道路,并孜孜不倦地去实践,把业余时间全部都投入到了翰墨之中。

我还于1987年9月,正式参加了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书法专业的三年学习,使我全面学习了书法方面的理论知识,大量临写了古人的书法名帖。

多年来,我给亲朋好友义务书写书法作品近千幅,作品多次参加省市及全国书法展览,曾获得全国农行系统书法大赛一等奖。几年前已加入了陕西省书协和西安市书协。

十九年来,每当我看到这张合影照片,舒同大师那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仍然历历在目,也不断地激励和鞭策着我,在书法的道路上走得更高更远。

我将会永远珍藏这幅照片,永远珍藏这段美好的记忆。

(原载1998年6月13日《陕西日报》“秦风周末”头版、1998年7月4日《文化艺术报》第三版)

 

舒同简介

舒同(1905年11月25日——1998年5月27日)江西抚州市东乡人。原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陕西省委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任主席,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舒同是中国书法事业的继承和开拓者。是中国书协的创始人,在担任第一届主席后,还被选举担任了第二届和第三届名誉主席。毛泽东主席曾赞扬他是“红军书法家、党内一支笔”。是当代自成一体的书法大师。

他自幼喜爱书法,曾系统地临过古代碑帖,但师古而不泥古,尊法而求新变,并注意取其精华,大胆尝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书法风格,创立了著名的“舒体”,备受海内外推崇,是现代书法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他这位马背上的红色书法家身居高位而没有官架,学识渊博而没有傲气,也被誉为“人民的书法家”

(据百度百科介绍)

 

潘炜书法作品。李白《赠汪伦》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潘炜先生近照

潘炜艺术简历

潘炜,1948年11月生,西安市人,大学文化。从小酷爱书法。1987年参加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书法专业学习三年,被评为总校级优秀毕业生,后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高级班毕业。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书协高校委员会副主任,西安市书协草书委员会副主任,西京大学特聘客座教授,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客座教授,陕西长安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书法界泰斗吴三大先生入室弟子。军旅书法家。

上一篇
下一篇